正在加载BAGL标准...

国家标准 | National Standard

2025盲人专属辅助智能眼镜
能力分级标准(BAGL)

基于"盲人场景感知、盲人决策辅助、导盲导航、盲人人机协作、环境适配、信号定位" 六大盲人专属维度,对盲人智能眼镜自动化程度划分的等级体系(L0-L5)。

2025年11月1日
发布日期
北京热带科技有限公司
制定单位

适用对象

制造商 盲人用户 残联机构 认证机构

BAGL标准

盲人专属辅助智能眼镜能力分级

修订版 | 2025
标准概述

BAGL标准简介

针对我国超2000万盲人(含全盲及残余视力<0.05的低视力盲人)的安全出行与自主生活需求, 立足盲人辅助智能眼镜技术现状,建立覆盖技术能力、风险适配、安全伦理的全维度分级体系。

制定背景

针对我国超2000万盲人(含全盲及残余视力<0.05的低视力盲人)的安全出行与自主生活需求, 借鉴SAE J3016自动驾驶分级逻辑,聚焦"盲人专属场景、全盲操作友好、白手杖协同适配"核心目标。

制定依据

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》 及《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等法律法规制定。

适用范围

仅适用于为盲人(全盲及残余视力<0.05的低视力盲人)设计的、具备环境感知与导航引导功能的 专属智能眼镜,覆盖产品研发、生产、测试、认证全流程。

适用范围

标准适用范围与执行机构

明确BAGL标准的适用范围、执行机构和合作机构,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应用。

适用产品范围

  • 盲人专属辅助智能眼镜硬件设备
  • 盲人定制AI算法系统
  • 白手杖适配软件系统
  • 盲人无视觉交互单元

执行机构

  • 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(盲人专项组)
  • 全国盲人协会
  • 省级残联联合当地盲协
  • 第三方认证机构

合作机构

  • 全国盲人无障碍服务平台
  • 盲人培训机构(盲校、盲人就业培训中心)
  • 政府、盲校、残疾人服务机构
  • 高校、企业技术研发机构

标准适用流程

1

产品研发阶段

制造商依据BAGL标准设计产品,确保满足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。

2

测试验证阶段

产品需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多环境测试,验证其符合BAGL标准要求。

3

认证发证阶段

通过测试后颁发BAGL分级证书,证书内容含盲文标识与环境/信号适配等级。

4

应用推广阶段

产品纳入"全国盲人辅助器具目录",通过盲协渠道向盲人用户推广。

术语定义

核心术语

了解BAGL标准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及其定义,确保对标准的准确理解。

盲人专属辅助智能眼镜

专为盲人设计,由"盲人定制传感器"(抗干扰激光雷达、低光/夜视摄像头、防水传感器)、 "盲人专属AI算法"(盲道识别、障碍物语义理解、环境光/天气适配算法)、 "无视觉交互单元"(语音+触觉反馈)、"白手杖协同软件"(白手杖信号同步模块)构成, 提供环境感知、路径规划、风险预警的专属辅助设备。

BAGL分级

基于"盲人场景感知、盲人决策辅助、导盲导航、盲人人机协作、环境适配、信号定位" 六大盲人专属维度,对盲人智能眼镜自动化程度划分的等级体系(L0-L5)。

盲人出行风险区(ZONE)

依据盲人出行核心场景(盲道覆盖、无障碍设施、交通复杂度、环境光条件、天气状况) 划分的风险类别(ZONE 0-ZONE 4),含静态场景与盲人专属动态风险 (如盲道被占用、光线突变、恶劣天气)。

盲人无视觉操作

无需依赖视觉的操作方式,含盲文按键、语音唤醒、头部姿态控制(如点头确认导航), 适配盲人全盲操作习惯。

盲人事件记录仪

内置于L3及以上级别盲人专属眼镜的设备,自动存储事故前10秒的传感器数据 (盲道识别结果、障碍物距离、环境光/天气参数)、语音指令,用于盲人出行事故责任界定。

多模定位系统

指融合GPS、北斗、惯性导航、SLAM(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)技术的定位方案, 用于应对不同信号环境下的盲人导航需求。

分级原则

BAGL分级原则

所有分级指标围绕盲人出行场景设计,确保全盲友好、环境适配、白手杖协同及可量化原则。

盲人专属原则

所有分级指标围绕盲人出行场景(盲道、无障碍电梯、白手杖协同)设计, 不考虑非盲人操作需求。

全盲友好原则

所有级别需满足"无视觉操作",避免任何依赖视觉的设置(如屏幕触控、视觉提示灯)。

环境适配原则

L2及以上需适配不同环境光(白天/夜晚)、天气(晴/雨/雪)、信号(强/弱/无)条件, 确保复杂环境下可用性。

白手杖协同原则

L1及以上需适配盲人常用辅助工具(白手杖),避免设备与工具的相互干扰。

可量化原则

核心指标结合盲人感知能力与环境变量设定(如语音语速、触觉强度、不同天气下的识别准确率)。

能力分级

BAGL能力分级详情(L0-L5)

基于六大盲人专属维度,对盲人智能眼镜自动化程度划分的等级体系,从L0无辅助到L5完全导航。

BAGL分级能力对比

L0
无辅助
L1
单一导盲辅助
L2
部分盲场景辅助
L3
盲人条件导航
L4
盲人高度导航
L5
盲人完全导航
等级 级别名称 盲人专属核心能力要求 盲人角色 适用盲人风险区
L0 无辅助 仅基础盲道障碍报警,按键带盲文"报警"标识,无AI分析;适配白手杖握持;基础防水(IPX4) 完全依赖白手杖,手动触发报警 ZONE 0
L1 单一导盲辅助 识别1类盲人核心障碍,白天识别准确率≥98%;固定盲文语音警告+手腕震动;支持基础环境光检测;适配白手杖 全程握白手杖,处理单一障碍与基础环境提示 ZONE 0
L2 部分盲场景辅助 识别3类以上盲人核心场景,白天识别准确率≥98%、夜晚≥95%;组合语音描述+多部位震动;环境光风险提醒;基础天气识别;新手盲人引导模式;支持GPS定位 持续听语音提示,结合白手杖与环境风险决策 ZONE 0
L3 盲人条件导航 限定盲人熟悉场景全程盲道导航,晴/阴天识别准确率≥98%、雨天≥95%;自然语言对话;节奏震动导航+环境光/天气动态提醒;多模定位适配;支持离线地图;适配智能白手杖 场景内信任导航,遇盲道中断/环境突变准备接管 ZONE 1
L4 盲人高度导航 城市盲人常用场景导航,晴/阴天识别准确率≥98%、雨天≥96%、雪天≥94%;处理盲人专属动态风险;多轮对话;精细触觉反馈;环境光自适应;多模定位无缝切换;暴风天气适配 极端情况(如暴雪致盲道不可见/完全无信号)接管 ZONE 2
L5 盲人完全导航 全盲人场景导航,晴/阴天识别准确率≥99%、雨天≥97%、雪天≥95%、暴风天≥93%;预判式盲人交互;离线盲道导航;环境突变紧急处理;多模定位全场景覆盖;极端天气防护 仅设定目的地,纯"导盲乘客" ZONE 4

核心分级指标体系

一级指标 二级子指标(盲人专属) 说明
盲人场景感知 盲道识别、无障碍设施识别、盲人专属障碍识别、环境光检测、天气状态识别 覆盖盲人出行核心场景与环境变量的检测能力
盲人决策辅助 盲道中断绕行建议、无障碍入口引导、环境光/天气风险提醒、信号弱时的替代导航建议 基于感知结果生成盲人可理解的行动建议
导盲导航 盲道定位精度、无障碍路径更新速度、多模定位适配、不同环境下的导航稳定性 贴合盲人导盲习惯与环境变量的连续导航能力
盲人人机协作 盲人接管提示(语音+触觉双提醒)、导盲责任划分、环境突变时的紧急交互 适配盲人感知习惯与环境风险的权责分配机制
环境适配 环境光适配(夜视/强光抑制)、天气适配(防水/抗雪/防风)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设备稳定性与功能有效性
信号定位 多模定位切换、离线导航支持、信号弱时的定位补偿 不同信号环境下的定位准确性与导航连续性
风险区划分

盲人出行风险区划分与适配要求

依据盲人出行核心场景划分的风险类别(ZONE 0-ZONE 4),含静态场景与盲人专属动态风险。

ZONE 0

盲人家庭/熟悉室内环境

ZONE 1

封闭盲人友好区

ZONE 2

城市盲道覆盖区

ZONE 3

混合盲道区

ZONE 4

盲人极端场景

ZONE 0

绿色标识

盲人家庭/熟悉室内(如常去的办公室)

无交通风险,环境固定,光线稳定(室内照明),信号强(室内WiFi)

最低BAGL要求: L0

ZONE 1

蓝色标识

封闭盲人友好区(小区盲道、盲校校园)

盲道完整,无机动车,有无障碍标识;白天光线充足,夜晚有路灯;信号稳定

最低BAGL要求: L3

ZONE 2

黄色标识

城市盲道覆盖区(带盲道的人行道)

盲道基本完整,有机动车出入口,需红绿灯识别;白天强光/夜晚弱光,晴/雨/阴天交替;信号较强

最低BAGL要求: L4

ZONE 3

橙色标识

混合盲道区(老城区盲道+人车混行)

盲道断续,有机动车占道,无障碍设施少;白天强光直射/夜晚无路灯,雨天积水/雪天覆雪;信号波动

最低BAGL要求: L4+

ZONE 4

红色标识

盲人极端场景(野外盲道、极端天气)

无基础设施,盲道不可见,环境不可预测;强光/弱光/暴风/暴雪,信号弱或无(野外)

最低BAGL要求: L5

盲人专属动态风险子分类及适配要求

动态风险类型(盲人专属) 对应静态风险区 触发条件 最低BAGL要求 盲人专属能力指标
盲道被占用(共享单车/杂物) ZONE 2 盲道内障碍物宽度≥0.5米;白天/夜晚均可能发生 L4 5秒内识别占用区域,语音提示绕行;夜晚额外提示光线不足
盲道中断(施工/路面破损) ZONE 3 盲道连续中断长度≥1米;雨天易积水掩盖断点 L4+ 10秒内生成无障碍绕行路径,触觉提示偏离盲道;雨天补充提示积水
环境光突变(隧道进出/树荫遮挡) ZONE 2 光线强度10秒内变化≥500lux(如进入隧道) L3 3秒内切换夜视/强光模式,语音提示光线变化;同步震动提醒
天气突变(突发暴雨/暴雪) ZONE 3 降雨量≥10mm/h或降雪量≥5mm/h;风力≥6级 L4+ 5秒内识别天气变化,语音提示已开启防水模式;触觉提示腹部快速震动
信号骤降/消失(进入地下室/野外) ZONE 3 GPS信号强度<-120dBm或完全无信号;持续时间≥30秒 L4 3秒内切换多模定位,语音提示已切换离线导航;震动提示手腕3次短震
安全伦理规范

盲人专属安全伦理规范

明确盲人出行责任界定标准、数据隐私保护要求与安全技术强制要求,保障盲人用户权益。

盲人出行责任界定标准

BAGL级别 责任主体 责任划分规则(盲人视角+环境/信号) 举证要求(盲人友好)
L0-L2 盲人 设备仅提供基础报警/场景提示,盲人未结合白手杖确认或忽视环境风险提醒导致事故,承担主要责任 厂商提供设备运行日志(语音形式反馈给盲人,含环境光/天气记录)
L3 厂商为主,盲人为辅 设备未识别限定场景内盲道风险或环境突变→厂商主责;盲人未响应接管提示或无视极端天气警告→盲人次责 事件记录仪数据(语音+传感器结果+环境/信号参数),盲文形式呈现责任认定结果
L4 厂商 设备未处理盲人专属动态风险→厂商全责;极端环境盲人未接管→按比例分担 完整盲道识别数据+环境/信号记录+场景还原报告(语音讲解给盲人)
L5 厂商 所有盲人设计场景内事故→厂商全责,除非证明是盲人故意破坏设备 全周期运行数据+第三方盲人群体评估报告+环境/信号监测数据

盲人数据隐私保护

  • 数据最小化:仅收集"盲人出行必需数据"
  • 盲人控制权:所有数据操作需通过"语音确认"
  • 无视觉隐私管理:提供"盲人隐私设置语音菜单"
  • 信号弱时的数据保护:无信号环境下数据仅本地存储

安全技术强制要求

  • L3及以上需内置"盲人防误触事件记录仪"
  • L4及以上需采用"盲人场景双传感器冗余"
  • 所有级别需通过"盲人安全认证"(GB/T 35790-2024)
  • L4及以上需具备"紧急求助功能"
认证机制

盲人专属落地验证与认证机制

通过盲人用户委员会参与机制、量化测试指标与第三方认证管理,确保BAGL标准的有效实施。

盲人用户委员会

100%盲人组成,全盲用户占比≥70%,残余视力<0.05的低视力盲人占比≤30%, 包含"长期使用白手杖用户""老年盲人用户"等。

量化测试指标

盲道识别(多天气)、环境光适配、多模定位(多信号)、动态风险处理(天气/信号)、 语音交互(环境噪音)等核心能力测试。

第三方认证管理

具备国家级盲人智能设备检测资质,多环境测试能力,盲人测试团队占比≥50%, 3年以上盲人辅助设备测试经验。

核心能力测试标准(L4级盲人专属示例)

能力类型(盲人专属+环境变量) 测试指标(贴合盲人需求与环境) 测试方法(多环境真实场景) 合格标准(盲人舒适+环境适配)
盲道识别(多天气) 晴/雨/雪天10米内水泥盲道识别准确率 在城市ZONE 2场景,分别模拟晴、雨、雪天气,各测试50次 晴天≥98%,雨天≥96%,雪天≥94%
环境光适配 白天强光(10000lux)、夜晚低光(50lux)下的障碍识别距离 在封闭测试场模拟强光/低光环境,测试10米内障碍识别率 强光≥97%,低光≥95%;识别距离≥8米
多模定位(多信号) 信号强、弱、无信号时的定位精度 在城市(强信号)、老城区(弱信号)、野外(无信号)各测试20次导航 强信号≤1m,弱信号≤1.5m,无信号≤2m
动态风险处理(天气/信号) 突发暴雨、信号骤降的响应时间 模拟突发天气/信号变化,测试50次,记录设备模式切换与语音提示时间 天气响应≤5秒,信号响应≤3秒;盲人认可提醒有效性≥90%